【澳洲紅酒】 |澳洲紅葡萄酒|Thyrsus HK

澳洲紅酒 |澳洲紅葡萄酒

澳洲紅酒 (澳洲紅葡萄酒)的葡萄產區主要位於該國南部較涼爽的地區。主要品種主要是設拉子,赤霞珠、霞多麗、梅洛、賽美蓉、黑比諾、雷司令和長相思。

葡萄酒的新舊世界中, 澳洲紅酒 肯定是新世界的代表,希哈(Shiraz)葡萄在法國的北隆河(Nothern Rhône)之外,在此地找到歸屬,那種濃厚甜美、顏色深邃、口感強勁、圓渾性感的香氣,澳洲紅葡萄酒是很多人接觸葡萄酒的啟蒙導師。

澳洲屬於較為炎熱的葡萄酒產區,雨量也少,種植希哈或是紅葡萄品種明星卡本內蘇維濃(Cabernet Sauvignon)都很適合,雖然如此,也有些較為涼爽的環境,比如海拔較高、或是有冷洋流經過附近的葡萄園,像是夏多內(Chardonnay)、白蘇維濃(Sauvignon Blanc)、麗絲玲(Riesling)、黑皮諾(Pinot Noir)等,這讓澳洲可以種植的葡萄相當多樣,甚至,在因應氣候暖化,來自西班牙與法國南部的格那希(Grenache)葡萄,或許是更為適合澳洲的新未來,許多釀酒師也一直在實驗更耐熱的品種,像是西班牙的田帕尼歐(Tempranillo)、葡萄牙的國產多瑞加(Touriga Nacional),加上自然酒風潮推波助瀾,各式品種與新穎風味通通出爐,如果想要嘗試葡萄酒的無限可能性,澳洲葡萄酒更是不可錯過。

顯示所有 5 個結果

澳洲於 1788 年在雪梨首度種下釀酒葡萄,雖然被稱為新世界葡萄酒產區,卻有著現今世界上最老的葡萄樹藤,這要歸功於澳洲依舊有些地方,依舊尚未受到葡萄根瘤蚜蟲(Phylloxera)襲擊。這些小蟲被稱為歐洲葡萄的黑死病,會攻擊葡萄樹的根部,在 19 世紀末與 20 世紀初,完全毀掉歐洲葡萄園,所幸,美洲種的葡萄樹對它有抗病性,現在大部分的歐洲種葡萄,都是嫁接在美洲種葡萄的根上才能存活。

澳洲在 1830-1840 年引進了更多葡萄樹藤,更令人驚訝的是,因為沒有葡萄根瘤蚜蟲的侵襲,當初樹藤還有少數存活至今,這讓澳洲葡萄農對「老藤」的定義與其他國家大相逕庭,在歐洲,可能 25 年就稱為老藤,但並沒有官方規範這個字眼,但澳洲對此事可是極為重視,甚至在明星產區巴羅莎谷(Barossa Valley)制定了老藤規範:

  • Old Vines:35 歲以上

  • Survivor Vines:70 歲以上

  • Centenarian Vines:100 歲以上

  • Ancestor Vines:125 歲以上

老藤由於產量低,根系發展更深讓葡萄樹較不易缺水,通常釀出的葡萄酒風味層次更佳,也比較濃郁,澳洲這些見證歷史的老樹,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的寶藏。大家也不要以為這些老藤很多,以巴羅莎谷為例,35 歲以上老藤只有 10% 左右,樹齡 70 歲以上更僅有 2.6%。